大家好,今天神魄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解卦方法《周易》卦爻辞文字简奥」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现在开始吧!
解卦方法《周易》卦爻辞文字简奥
《周易》卦爻辞文字简奥,为多解和阐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也为怀疑占筮的人留下巨大的疑辞置措之处。据说,纪晓岚考乡试之前,其师为其筮得(困卦•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其师说此次考试不利。而纪晓岚却解读为他能考第二名,而且解读出来第一名姓石。结果印证了纪晓岚的解读。故亊已经无从考证真伪,但颇具启发性。这是对同一句爻辞做出不同解读的解卦方法。
(国语•晋语》中也记载了一则筮例:“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4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这可能是利用了不同的(易经》对同一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左传•襄公九年》中也记载了公元前564年的一则类似的筮例:“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后来的结果是,穆姜果然死于东宫。这则筮例里既用了不同版本的《易经》,也对卦名和卦辞做出了各有侧重、各有含义的解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记载了公元前635年的一则筮例:“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焉,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后来的结果是,晋侯进人王城,王飨礼命之宥。在这个筮例中,《睽卦》卦名既可以解成翟,光耀之象;也可解成乖,目不协之象。如果简单引用《睽卦》的卦名和卦辞,则会导致整体卜筮结果的释读不准确。因此,古人采取了从微观人手解析的方法,参用卦名、卦象、卦辞和互卦、爻变之法相结合。这个筮例中蕴含了丰富的解卦方这些筮例是不是真的告诉我们,解卦没有一定之规、结果模棱两可呢?有的易学家也感叹“易无达占”。对于易卦的多解性和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达了无奈和自嘲。
在江湖“小道"的运用中,术士们更是费尽了心机,为自己留有各种回旋余地,以至于一句卦辞可以四通八达、无往不中。
在前面,我们已经阐述了占筮的方法以及有关条件,其实这与解卦密切相关。易之道无所不包、透彻寰宇,但并非一成不变、静止的死教条,在解释核心大道的同时,对于具体事物的解析还强调与环境的匹配性。易卦系统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抽象易理向纷繁具象的事物应用的过程。对于具体事物的解析,不可能用一句髙度抽象的易理笼而统之,需要与事物本身及其所处环境的髙度契合。因此;占卦和解卦应髙度重视“此时此刻”,既不可拘泥不化、死搬硬套,也不可任意附会、无所依归。
总起来说,解卦的前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卜问主题要具体,不可含糊不淸。对于主题淸晰,关键词淸楚的提问,在解卦的时候,卦爻信息的对应性就比较容易发掘,而且可以准确地适用卦象。
二是,卜问者的身份要明示,不可隐藏遮掩。这将决定如何对有限的卦爻辞取象以及对卦义的辨析和解释戒语。
三是,占筮的时空环境需要考虑。事物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虽然具有一定的趋势和征兆,但是时空本身就是左右事物运行轨迹的重要条件。因此,解卦时要将时空因素考虑在内。
在明确以上三大前提之后,具体的解卦原理为:先研究卦性,再研究卦义,再研究卦用。卦性决定卦义,卦义决定卦用,卦用有助于理解卦义。
易卦系统并非一成不变精密精确的体系,在几千年流变中出现了亡佚、缺失、变异和创新。按一般认识,卦名、卦象、卦性、卦辞所代表的卦义应该是一致的,但从今文《周易》来看,这四大要素不匹配甚至矛盾的现象不少。这很可能是古《易》传承中,由于实用主义或者亡佚的原因,后起的卦象、卦名或者卦辞之间以及它们与卦性之间出现了不一致。所以,解《易》最核心最根本的方法,应该是八卦的卦名和卦性、卦象,及八卦两两相重的卦性,如此才能还原易卦系统的本原所指。古八卦蕴含的自然规律最朴素、最真实、最普遍,所以解六十四卦应尽量还原古《易》原貌。
伏羲八卦之卦性为根本,是最本原的自然事物的基本属性。古六十四卦由伏羲八卦两两相重而来,是推广之后的卦性。这是解卦的根本。
《伏羲易》是自然易,以阐明自然事物及其属性或运行基本规律为核心目的,《周易》是应用易,是对《伏羲易》基本属性与易理的应用乃至发挥。《周易》的应用领域主要指向社会或者人事。古六十四卦的核心是“趋势”,《周易》六十四卦的核心是“变化”。于是《周易》在微观层面进行了拓展,在一个卦内存在爻变,进而还引发卦变,卦与卦之间又存在变通关系。这些“变化”构成了《周易》的卦性本质。
那么决定卦性的具体要素有哪些呢?
首先,八个单卦的组合关系决定了一个六爻重卦的结构。爻画结构是卦符的基础,这也是决定卦性的最核心要素。一般来说内卦居于主动地位,外卦居于从属地位。特殊情况下内外卦也有并列关系。
其次,阴阳爻组分及布局决定了一个卦体内力量的构成与相对转化关系。
再次,六爻的运动趋势是卦性变化的诱发因素。阴阳爻的布局虽然形成了卦爻符号的位置,但在解卦时并非静态对待,还要解析阴阳爻的运动趋势。在一个卦体内,基本趋势是阳升阴降,这种阴阳力量的运动趋势会引发卦性的变化。如果内卦为阳性之卦,则内卦会向上运动。如果外卦为阴性之卦,则外卦会向下运动。如果内卦为阴性之卦,则内卦不会下行,但若该卦具有运动属性,则其只能向上运动。如果外卦为阳卦,则外卦只能上行,不会下行,若该卦为阳性且具有静止属性,则其只能静止。阳+阳,可能加强,也可能相克。阴+阴,可能相弱,也可能相克。阳+阴,可能融合,也可能抵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卦性确定之后,卦义基本确定。如何将卦义乃至征兆解读出来就成了关键所在。解读卦义和征兆不能用高度抽象的方法,抽象的东西虽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是一般人不懂,接受不了,难以认知。所以需要以具象的方法加以解读。这种具象解读卦义的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因题取象,以象构辞,用辞解义,以义断兆。
所谓因题取象,就是结合占问者提出的问题,在庞大的易象系统中选择相关性最强的易象,这就是易象应用的最重要原则,这也是有效规避易象泛滥的核心准则。在解卦时,对于没有给出易象的卦爻辞,可以由解卦者自主取象。由于卦爻辞中多数情况下已经应用了易象,此时,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易象,但也不必拘泥于这些已经显性化了的易象,可以根据占问主题转换易象。
所谓以象构辞,卦爻辞多数情况下都是喻理于事,这些具体的事物就是易象。离开易象,很难构造出具体形象的卦爻辞。对于卦爻义起决定意义的是卦爻性,卦象起间接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卦象与卦性的关联,间接表达卦义;二是把抽象的卦义具象化,以表述成特定指向的事物,以便于具体应用。象以达义,象不害义。因此,在同一个卦爻义中,取象可能存在同类多样的自由空间。虽然取象可以多样,但也并非漫无边际毫无约束。取象的决定性依据是占筮的主题。虽然一卦多象,但要取和占筮主题相一致或相近的卦象。否则,任意取象将使得占筮陷人纷繁歧义和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
所谓用辞解义,通读卦爻辞不仅可以了解语言叙述的事件或事物,更可以理解其蕴含的道理。我们在研究《周易》卦爻辞的时候,它是既定的语句或卦象,这就是按照以上规则取象、构辞、达义的结果,但是必定是围绕着某种筮例的主题取象,并且有可能是从多个筮例的统计积累中提炼出较为一般化和准确度较高的筮辞。在我们运用《周易》占筮问题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把《周易》既成的卦爻辞作为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也需要灵活应变,在既有卦爻辞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根据卜问的问题,重新取象和构造筮辞,以提髙占筮的精确度和针对性。这就是不变和万变的道理,不变者,卦爻性也;万变者,占问主题和卦爻象也。在广泛存在的筮例中,有时候会出现《周易》既定卦爻辞中的字词和占筮结果中的事件中的事物字词高度一致的情况,而且这两种情况原本不属于同一类,例如卦爻辞原本叙述了动物,但在应验的占筮结果中却出现了同字词的人名,对于这种现象,目前暂无法解释其成因机理。
所谓以义断兆,卦爻义阐述的是基本道理,这些道理本身无所谓好或者不好,是自然现象。但是如果与占问的主题关联起来,就有了吉凶悔吝之别。人们占卦的目的就是趋利避害,因此揭示征兆是解卦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任何征兆都是处于“此时此刻”的具体主客观环境内的,不是无条件孤立的。因此,如何识别吉凶、对待吉凶、利用吉凶是解卦的关键。
在明晰以上解卦的基本方法之后,还要掌握一些解卦的具体诀窍和工具手段。
视角决定立场。古六十四卦模型系统着重阐述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具有本原朴素的意义,是客观立场,没有夹杂太多人为偏好的主观诉求或判别标准。《周易》的主要功能则是服务于西周王室,用于决断国家大事,目的是治理天下。因此解读《周易》的视角应站在王室的立场,理解卦爻辞中叙述的事物以及表达的价值取向。
乾坤乃易卦门户。洞察乾坤是打开六十四卦卦义的钥匙。乾囊括了阳性、光芒、能量、刚性、进取、创造的属性。乾内含阴为离,指代太阳;乾含多阴但以阳为主,成震,指代星星;乾外有阴为兑,指代流水。坤囊括了阴性、阴暗、虚弱、柔性、静守、承接的属性。坤内含阳为坎,指代月亮;坤含多阳但以阴为主,成巽,指代气体;坤外有阳为艮,指代山陵。由乾变成的三卦,与乾具有相似的属性,总体属阳性,但掺入了一定的阴性。如:太阳和星星都是星体,这也符合现代天文学的基本认识;流水具有实体化的动能,所以具有一定的乾性。由坤变成的三卦,与坤具有相似的属性,总体属阴,但掺入了一定的阳性。如:月亮的属性与地球更相近,与星星的属性差异更大;风或空气虽然也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是其物体性不如流水,所以属性中阴性更强;至于山陵,更容易理解,山陵只不过是地的一部分。乾乃纯阳之卦,不仅阐述了《乾卦》整体的属性以及蕴含的易理,而且对阳以及阳爻的属性也做了本质性揭示。例如,阳爻在上位,于《乾卦》则为“亢龙有悔”;对于解开其他卦的上九爻义,也可作为参照。如果与九五相邻,则上九多凶。初九于《乾卦》乃“潜龙”之交,于其他卦的初九,也可以作为参照。初九多宜静不宜动,多为潜伏恭谨之象。《坤卦》乃纯阴之卦,不仅阐述了《坤卦》蕴含的属性以及整体易理,而且对阴以及阴爻的属性也做了本质性揭示,对解开其他卦爻属性也具有重要帮助。例如,初六于《坤卦》为预判先兆之爻,乃“履霜坚冰至”;于其他卦则多为一阴初生、需隐伏渐进之义。《坤卦》阴爻的属性多为静柔之性,阴降守贞之义。
识别晚语对断辞解象很有帮助。卦爻辞的构造方法灵活多变,句式句法丰富多样。特别是在一些词语方面,采用了隐语的表达方式。后来人不明就里,容易被表面文字误导。如“利西南,不利东北”,此西南、东北并非具体点位或方位,而是以伏羲八卦为参照系的隐语。西南乃指《巽卦》的策略,东北乃《震卦》的策略。再如“大往小来”、“大过”、“小过”的“大、小”并非通常所指的体积、年龄、外观的大小,大是指阳,小是指阴。
修辞手法是卦爻辞中生动靓丽的特点。虽然《周易》文字古奥、晦涩难懂,但是当读懂的时候,会发现卦爻辞是很生动精彩的文章,其灵动精美毫不逊色于后世的楚辞汉賦唐诗宋词。比喻、借喻是其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乾卦》用“龙”来比喻阳动的事物;《坤卦》用“牝马”比喻阴柔的事物。还有比兴的诗歌文体,如“鸿渐于陆”、“明夷于飞”等。比喻和借喻以及比兴的修辞比较容易识别,还有一些修辞是难以识别的。古代汉语没有句读,这造成了很大的断句以及理解语气的困难。卦爻辞语句并非全是说明式的叙述体,也有设问句、反问句、递进句、条件句甚至反义句。对这些句式修辞的识别,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卦性的基础上,否则难以自由出入。
语言文字对解读卦爻辞具有关键意义。中国的古文宇历经几千年,字形、宇音、宇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化和变化。对于三千多年前的《易经》文字的识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文字是经历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的,不应固守一义。其次,通假现象在中国古文字中非常普遍,但也应慎重使用,不可脱离卦性、卦象和卦义。再次,《尔雅》、《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作为重要参考是可以的,但毕竟是战国之后的产物,在解释上古文字时有一定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多借助一些其他识文断字工具以交叉互验,特别是近现代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以及金文成果,还有发掘出土的简帛书也是重要的互参材料。
以上就是关于「解卦方法《周易》卦爻辞文字简奥」的全部内容,本文讲解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神魄星座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