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神魄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水族的建筑文化探索」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现在开始吧!
水族是个人口不多却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古代有“百越”族群,而水族就是有其中的一支名叫“骆越”的发展而来。那么,水族和众多民族相比有着怎样的特色呢?据说水族人的居住的建筑很是简陋,那是怎样的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简介
水族秦汉以前,水族先民居住在今广西邕江一带的“邕虽山”。由于战争原因,被迫离开邕江,途经河池、南丹,沿龙江逆水而上,迁居黔桂边区。如今水族聚居于贵州境内苗岭南麓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地区。
二、干栏建筑
水族的房子是地地道道的干栏建筑。干栏又称“麻栏”,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据说是越人发明的。历史前进到六朝及唐宋时期,西南僚人亦“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明代,今壮族和布依族先民“居舍,茅而不涂,衡板为阁,上以栖人,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干栏也好,“麻栏”也罢,都是由树居或称“巢居”的居住方式演变而来的。其发展历程大概为:先是“依树为巢而居”,尔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末了才伐木建房,“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
在贵州高原,吊脚木楼屡见不鲜,此乃地势使然。而修建干栏建筑则不同了。都柳江一带的水族民居,有些是修在平地上的,但依然“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水族的干栏民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平地上修建房子;一种是在坡地上修建房子。在平地建房的工艺是:先用粗大的木柱和厚实的木板,构筑一个一人多高的平台,然后再于其上修建木结构的一层平房或二层楼房。底层立柱与上层立柱互不连通,断然两个建筑实体,这是与吊脚楼的最大区别,亦是真正的干栏建筑与干栏式吊脚楼的本质区别。贵州古代干栏建筑实物,没有保存下来,但在出土文物中可窥见其形态。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赫章、兴仁等地出土的东汉干栏建筑陶质模型,将其与水族干栏建筑相比对,可看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两者都不失为建筑文化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在坡地上修建干栏建筑的工艺是,先砌出一个相当于屋基一半的平台,再于平台较低一侧,用木柱、木枋和木板,构筑又一个平台,使两个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构成整个屋基,然后再于这个屋基上修建木结构的一层平房或二层楼房。看上去,像是吊脚楼,但楼上楼下立柱互不连通,其结构与吊脚楼有很大差别。这些水族干栏建筑的坐向,与附近的苗族、瑶族、布依族民居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从房子的背面进屋,形成“面山背水”的独特坐向。这种干栏建筑,不用楼梯,即可上楼。
水族的干栏民居,楼下一般不住人,主要用于圈养牲口,安置碓磨,堆放柴草,存放农具。多数农户在干栏建筑的悬空部位架设或镶嵌火塘。火塘特别重要,它是家庭乃至家族凝聚力的象征。火塘中,通常都有火种,方便男人抽烟,同时,也有利于妇女腌制酸菜。火塘上方,悬挂铁钩、木钩、木架,用以熏制腊肉和烘烤物品,因为烟熏火燎,不会生虫,有防腐功效。火塘里,成年累月放有铁三脚架,其上放有炊具,用于烧水和烧煮诸如狗肉之类不宜上灶台的食品。为了节约柴草,也用于煨炖一些难以煮烂的食物。因此,火塘中的铁三脚架相当于灶台,不能用脚踩踏,甚至忌讳在三脚架上烘烤草鞋之类污秽之物,更不允许小孩子向火塘中撒尿。
无论是干栏建筑或者是吊脚结构,水族民居多为四榀三间,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其屋面,有悬山顶、歇山顶两种形式,以后者居多。从前,大多盖茅草,有的盖杉树皮,如今不少人家改盖小青瓦了,但依然保留歇山顶。干栏楼房,房子扁扁,犹如鸟巢。有的人家在屋脊上雕塑雀鸟,用意一目了然。水族村民实际也称住房为“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族民居从“巢居”演变成干栏建筑的发展轨迹。
三、附属建筑
都柳江畔不乏林木,房子前后,竹木葱茏,日照时间相对较短,晾晒谷物有所不便。惜土如金的水族村民,在房前屋后怪石嶙峋之上搭建干栏晒台,很有民族特点。有些晒台搭在鱼塘上,台上晾晒谷物,台下喂养鲤鱼,一派丰收景象,好不让人开心。晒台光线充足,农闲时,常有水族妇女坐在晒台上绣花。水族刺绣,独树一帜,以马尾掺杂丝线刺绣,人称“马尾绣”,绣品具有浮雕感。主要用于制作背带、花鞋、围腰、胸牌、荷包、儿童帽子、马刀套子等。水族“马尾绣”,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族人民的贮粮方式,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贮藏于室内,有的贮藏于室外;有的贮藏于地上,有的贮藏于地下,凡此种种,除因受地势限制不得不因地制宜修建粮仓贮藏粮食外,还与水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有关。室内贮粮者,有的贮藏于楼上,有的贮藏于楼下。室外贮粮者,有的贮藏于池塘边,有的贮藏于水面上。地上贮粮者,有的修建粮仓,有的编织囤箩。地下贮粮者,有的横向挖洞穴,有的竖向打地窖。有的地窖,开挖在住室内,其上覆盖一口大铁锅,万一不慎发生火灾,地窖内的粮食可保无恙。为了粮食安全,有的将粮仓修在水池边,甚至水面上。修建在水池、水塘、水田等水面上的干栏粮仓,有较好的防火、防潮、防鼠、防盗等性能。这种仓库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建在池塘边、水田上,且同住房保持较大的距离,有利于防火;其次,粮食存放在离地一人多高的仓楼上,有利于防潮;第三,粮仓的每根立柱上都安装有防鼠装置,无论老鼠怎样狡猾,就是爬不上去。普通人家,一户一小仓。大户人家,修建大粮仓,开间很多,联成一体,习称“联体仓”。兄弟毗邻而居,粮仓毗邻修建,形制、体量相当,如同一母所生,称之为“姊妹仓”。上下粮仓,用独木梯,是其特点。挑着上百斤谷物,不用手只用脚,上下独木梯,如履平地,没有功夫可不行。
水族村民的畜圈,一般设在干栏建筑底层。有些水族村民,将干栏建筑的牛圈修建在山坡上,既方便喂养,又便于施肥,一举两得,节省劳力。水族村民酷爱养马,马厩位于干栏建筑底层。为了马匹的安全,除悉心看管外,还请巫师举办法事,为其辟邪。马匹不仅可以运输、代步,还是节日活动的主角。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每年“水历”正月至二月,是水族“过端”的日子。水族“过端”,相当于汉族过年。“水历”正月为农历九月,“水历”二月为农历十月。在这段时间内,各寨选择亥日“过端”。传说很早以前,水族三弟兄,被特大洪水冲到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三洞”地区,为了战胜贫穷、饥饿,三兄弟决定各奔东西,开拓新的生活。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家家五谷满仓,然后欢聚一堂。后来,水族村民便按丰收后的头亥、二亥、三亥顺序,轮流“过端”。
水族“过端”,家家吃鱼。除夕之夜和大年清晨,祭品要戒荤,多是豆腐、南瓜、花生、蔬菜、糖果等素食,唯独鱼不在禁用之列。“无鱼不成年”,这是水族的传统。祭祖时,把锄头、犁耙、镰刀等农具摆放于一侧,将衣服、首饰和谷穗装入背篓,放于另一侧,以此缅怀祖先创业功绩,激励后人更加勤奋。“端节”清晨,在长老指挥下敲击铜鼓,众人闻声聚集铜鼓周围,互祝人寿年丰。而后跟随铜鼓,挨家挨户贺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按辈分高低、年岁大小,依序入座,高举酒杯,高呼“休!休!”渴“交杯酒”。无论贫富,家家必去,不得遗漏。孩子们尾随吃年酒的队伍,分享过年的喜悦。每到一家,主妇拿出鱼干、糖果等食物分发给孩子们。据说,听不到孩子笑声的人家,会有厄运降临。做完这一切,众人拥向“端坡”,开展赛马活动,场面极其热烈。从前赛马,不在乎速度,而重在勇敢。骑手不用马鞍,拉住缰绳,即跨上马背,横冲直撞,看谁能将别的骑手冲撞下马,以此炫耀本领,博得姑娘欢心。后来也在山坡上比速度,由下往上冲,竞争很激烈。
一般说来,水族民居较为简陋,但死后的“住房”——墓葬却十分讲究。水族墓葬,也是干栏,以石板拼合建成,叠砌三层,底层位于地下,二、三层显露于地表,形如“干栏石屋”。地下石室放置棺木,地上两层分别放置食物餐具以及衣物和生前钟爱之物。墓门雕刻铜鼓纹饰,与用铜鼓殉葬有异曲同工之妙。石板墓两侧,浮雕龙凤、麒麟、鲤鱼、青蛙、螃蟹、人物等。飞禽走兽身体,雕刻鱼鳞纹,突显水族与水的悠远情结。
四、烈士故里
荔波县的水浦村,建筑很有特点,又是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里,已以“水浦古建筑群”为名,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邓氏族谱》记载,光绪庚子冬月十五日午时(1901年1月5日中午),邓恩铭诞生于水浦村。3岁多,离家跟随父母进城。早年,邓恩铭的祖父,为行医卖药方便,在城里买了一栋木房。父承祖业,进城行医。母亲为协助父亲挣钱糊口,经年累月推豆腐卖。童年时代的邓恩铭,常常晚睡早起,帮助母亲磨豆腐,天蒙蒙亮,便把豆腐端到街上出售,然后赶去上学。邓恩铭在荔波街上的故居,是一栋四榀三间的普遍民房,坐东朝西,当街而立,其内办有复原陈列,再现当年生活情景。烈士母子用过的石磨,依旧放在厨房里。水浦村邓恩铭故居遗址上,还保留有一口石板水缸。
以上就是关于「水族的建筑文化探索」的全部内容,本文讲解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②文①章来自神魄星座网www.shenpo.com,转载请注明出处!』